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信.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信. Show all posts

2012-02-22

李康:重整山河

李康:中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李康的東家中信集團,是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這個龐大而分散的集團中的房地產業務,在李康的手中最終完成整合,歸於「一統」。這個來自廣東的中年人,在這次整合中,成為一家真正俯瞰全國的地產龍頭企業的統帥。

在中國的國企中,中信集團2009年總資產超過2.1萬億元、淨利潤近190億元,地位僅次於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排在中石油、中移動等大型壟斷行業央企之後,位列第12位。在《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位列第415位。在中信集團龐大的帝國裡,地產業務的占比達15%,利潤貢獻率高達27%。

中信之龐大,決定了李康有源源不斷的資源,也會有源源不斷的雄心。2010年10月31日下午,中信地產將「築人生 信有成」,作為品牌推廣口號正式對外發佈。意圖以「三大產品體系一個服務平台」的打造,即通過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和度假地產以及中信會的增值服務。「中信地產的戰略定位是,做中國最具有實力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依托中信集團的資源平台發展金融地產。」 李康說。

中信歷史上有幾百家子公司、孫公司,在此背景下推行的資源整合,造就了新的中信地產。此前,中信華南、中信深圳集團、中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直保持著中信集團房地產業務的「三分天下」。其中,中信華南和中信深圳的集團總部位於廣東,而中信房地產的總部則設在北京。

原中信房地產成長偏慢,中信華南不僅在廣州屢有斬獲,而且相繼在周邊的佛山等地大舉「造城」,以高爾夫、旅遊地產帶動房地產開發。李康的強勢經營,成就了強勢的中信華南,並逐漸成為三駕馬車中的領跑者。

整合之初,中信地產註冊資本為67.9億元,總資產約375億元,這在當時亦是房企第一集團的企業。2009年,中信地產的總資產超過700億元,銷售額超過200億元,位居全國地產行業的前15名,李康領軍的中信房地產發展不可謂不快。

雖然中信背景深厚,中信的領軍人物更願意將自己看作是一家在改革開放、市場競爭中摸爬滾打發展起來的「另類」國企。2007年底中信地產整合以來,已經確立了以立足京津、珠三角、長三角,有選擇地進入二三線城市的戰略佈局。在李康眼裡,不存在什麼「一線」、「二線」城市之分,「『一線』、『二線』這種劃分法是不對的,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是『一線』」。

兩年間,李康鋒芒收藏。除了在各地考察土地時,當地媒體發出的消息,李康在媒體上絕少露面,雖然在中信的龐大背景下,中信房地產已經成為不可小覷的一支雄兵,李康依然保持著國企的低調本色。

於2007年整合後的中信地產,經過了兩年多的韜光養晦,這次的品牌戰略發佈,算是第一次在媒體面前高調亮相,當是中信房地產完成調整,李康已經做好再次發力的準備。在李康的領跑下,中信房地產是否會有驚人的出位之舉,令人關注。

2007-05-21

李康:白手起家闖進「百強企業」

中信華南(集團)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中信廣場75樓,是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屬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中信集團的房地產開發業務。董事長由中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士林兼任,李康任總經理。

現集團全資子公司有中信房地產公司、中信華南(集團)東莞公司、中信華南(集團)深圳公司、中信汕頭公司、中信華南(集團)上海分公司、(香港)中信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市華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信廣州發展公司、中信華南(集團)建築設計院及多家全資項目公司、酒店、高爾夫管理公司、球場和多家控股子公司,集團資產經營規模已逾100億元。

追求高品質,堅持以人為本是中信華南集團秉承的使命。集團自80年代起就開始從事房地產開發,先後在北京、廣州、上海、深圳、東莞、汕頭、大連、廈門等地投資房地產項目達80餘個,累計開發商品房面積逾10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900多萬平方米。實施「品牌戰略」,開發了如東莞東泰花園、凱旋城、陽光澳園、森林湖,廣州中信君庭,深圳星光名庭、紅樹灣,汕頭海濱花園、世貿花園、潮華雅居、東廈花園,北京京城大廈、主語城,廈門鳳凰山莊和大連海天瀛洲、尚品南山等多個優秀物業管理小區,廣泛樹立了「中信地產」的認知度和美譽度。2006年,集團基本完成戰略部署,除成功競得7000餘畝的佛山南海和深圳寶安等大片項目用地外,還在北京、天津、長春、成都等地儲備了一大批優質用地,並相繼有序進入開發階段,為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創建地產品牌的同時,集團積極進軍基礎設施項目和休閒產業,旗下除中信朝向高爾夫管理有限公司外,還擁有國際標準的中信汕頭和中信常平兩座高爾夫球場,以及中信度假村酒店、北京國泰飯店等多家全資或控股旅遊飯店。

注重和諧發展,積極貢獻社會。近年來,華南集團多次被評為中國房地產十強企業、廣東省地產資信20強和廣東省房地產企業競爭力20強企業,且都名列前茅,2005年還榮獲「廣東地產1985-2005年卓越貢獻獎」。

目前,集團已基本實現全國範圍內的資源戰略配置,邁入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新時期,展望「十一五」,「中信地產」將成為最有價值的全國性房地產品牌之一。

現年47歲的李康是經過基層一線培養鍛煉而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家,現任中信華南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中信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曾榮獲「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廣東省勞動模範」、「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百佳中信人」等稱號。20年的磨礪摔打,使李康的企業管理經驗和經營技能日益豐富完善,已成為大型國有企業領導崗位上優秀的複合型高級管理人才和行業專家,他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闖出了新路,為國家、社會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貢獻。在4家公司任職期間,李康帶領職工艱苦創業,使經營開發規模萎縮、現金斷流、歷史包袱沉重、瀕臨絕境的公司起死回生,並從一般性小企業逐步發展成為躋身主流房地產企業行列,具有較強營運、贏利、創新能力的全國性大型地產企業集團,資產規模超過百億元,打造出「中信地產」知名品牌。近6年,企業累計向國家上繳利稅15.5億元,銷售額增長35倍,淨利潤翻了32倍,不但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開創了中信地產的新局面,也為中信集團公司籌備中信地產改制上市,創造戰略性發展新機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白手起家闖進「百強企業」

1988年,李康創辦中信汕頭公司。短短幾年,他帶領職工白手起家,在汕頭經濟特區先後開發出近30個精品樓盤和小區,在市區最繁華的中心地段形成了「中信區」城市景象,迅速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利稅大戶和具有廣泛影響力、品牌知名度的大型綜合性國有地產龍頭企業。其「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使中信汕頭公司成功地率先開發了「成片建設、綜合配套」的商品小區,歐陸建築風格、高級會所配套、人車分流的高尚住宅小區,大型城中別墅小區,平價精品房系列小區等一大批地產項目,開發總建築面積210萬平方米。高峰時市場佔有率曾高達80%,連續獲得「全國100個精品樓盤」、國家建設部「跨世紀小康住宅示範小區」等榮譽,成為中信系統改革發展的典型和樣板,1994年獲得全國地產百強企業稱號。

市場導向創新為先

李康多次臨危受命,接管因經營管理不善而負債纍纍的國有企業。他提出一切以市場為導向的行為準則,敢於破除舊條條、舊框框的束縛,果斷地對各種弊端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在思想觀念、機構設置、幹部管理、績效考核、薪酬分配等各方面全方位大膽創新,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具有超前意識和戰略眼光的重大舉措。他堅決調整產業結構,剝離輔業,集中所有資源支持發展主業,走專業化、規模化發展道路;調整戰略佈局,支持重點區域公司的優先發展,形成日益增多的資金、利潤中心;集中優化資源配置,對資金、人才實行高度集中的調配與管理;建立工效掛鉤的市場化薪酬體系,重獎有突出貢獻的核心骨幹員工;克服底子薄、資金少、負債率高的困難,成功開創低成本、高速度開發的經營模式。

同時,李康親自主持籌劃開發或參與的汕頭中信海濱花園、潮華雅居,東莞的中信凱旋城、森林湖,深圳的中信星光名庭、中信紅樹灣,廣州的中信君庭,北京的主語城以及大連的海天瀛洲等一大批優質地產項目,集中反映了當今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特色與水平。其經營理念和獨特創意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與讚賞,獲得客戶的普遍好評與熱情追捧。

近年來,通過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富有極大勇氣與魄力的李康以更大的手筆完成了包括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大連、長春、桂林及一大批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的全國範圍戰略性佈局,並運用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的獨特優勢開始大範圍進入與政府合作、成片開發的一級土地市場。其中海南博鰲旅遊開發區等特大型項目,開創了房地產經營的新模式。企業的這些奇跡和巨大變化,連員工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們不但扭虧為盈,甩掉歷史包袱,實現了跨越式騰飛,而且呈現出強勁的可持續發展態勢。